典型文献
不同摊青方法对客家炒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文献摘要:
客家炒绿茶是广东客家特色绿色产品,近年来,客家炒绿茶以具有地方特色的韵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广东省茶叶生产发展的新热点.但客家炒绿茶汤色较深较黄欠清欠亮;滋味浓厚偏苦涩;有浓郁的"高火甜韵";香气多带"高火香"或"炒米香",不够鲜爽,制约着客家炒绿茶的发展.为改善客家炒绿茶的品质,实验选择在传统的客家炒绿茶加工工艺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摊青方法研究其对客家炒绿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小叶乌龙茶树鲜叶为原料,设置室内自然摊青、电风扇吹风摊青、晒青及晒青后室内自然摊青的复合摊青四种方法,每种摊青方法又设置不同的时间梯度,并将制作成的客家绿毛茶与未做摊青处理制作成的客家绿毛茶进行感官审评上的分析对比,研究摊青对客家绿毛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鲜叶杀青前先进行适当的摊青,能使青草气部分散失,茶叶苦涩味降低,滋味变醇,香气增高.从感官审评结果来看,经过吹摊9h(89.6)做出的客家炒绿茶品质最优,晒20min摊6h(89.4)次之,分别比CK1(82.1)、CK2(82.2)感官审评得分高7.5和7.2分,二者差异不显著.
文献关键词:
客家炒绿茶;摊青;品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游丽媛;曹藩荣
作者机构:
广东茶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游丽媛;曹藩荣-.不同摊青方法对客家炒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J].广东茶业,2022(03):6-11
A类:
客家炒绿,客家炒绿茶
B类:
摊青,感官品质,绿色产品,地方特色,韵味,茶叶生产,生产发展,茶汤,清欠,滋味,浓郁,香气,炒米,鲜爽,绿茶加工,加工工艺,绿茶品质,小叶,乌龙茶,茶树鲜叶,电风扇,吹风,后室,四种方法,时间梯度,绿毛,毛茶,感官审评,评上,分析对比,杀青,青草,散失,苦涩味,9h,20min,6h,CK1,CK2,评得
AB值:
0.2621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