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武夷名丛正白毫植物学形态及适制性研究
文献摘要:
为挖掘和筛选武夷山茶区优良乌龙茶种质资源,以武夷名丛正白毫为研究对象,开展植物学形态观测,制作绿茶、白茶和乌龙茶并进行感官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正白毫茶树小乔木型,叶片水平状着生,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身平,叶质较厚软,主脉粗显,叶缘平,叶齿较密浅锐,叶尖钝尖,芽叶淡绿色,茸毛特多;以正白毫茶树鲜叶制作的绿茶,其L-茶氨酸、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咖啡碱含量分别为(13.44±0.70)mg/g、(6.27±0.16)mg/g、(97.16±2.67)mg/g、(10.21±0.31)mg/g、(23.19±1.04)mg/g,高于正白毫白茶和乌龙茶;正白毫白茶中没食子酸含量较高,为(0.50±0.02)mg/g,而正白毫乌龙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较高,为(26.42±1.24)mg/g.正白毫制作白茶特色鲜明,品质较优,制作绿茶的品质也较好,而制成乌龙茶品质略逊.因此,武夷名丛正白毫表现出良好的白茶、绿茶适制性.
文献关键词:
武夷名丛;正白毫;生化成分;适制性
作者姓名:
程曦;卢莉;曹士先;蔡小勇;徐杰
作者机构: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福建 武夷山 354300;福建省武夷岩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曦;卢莉;曹士先;蔡小勇;徐杰-.武夷名丛正白毫植物学形态及适制性研究)[J].中国茶叶,2022(11):39-44
A类:
正白毫,绿茶适制性
B类:
武夷名丛,植物学,武夷山茶区,乌龙茶,种质资源,形态观测,白茶,感官评价,评价分析,白毫茶,小乔木,木型,椭圆形,叶色,光泽,较厚,厚软,主脉,叶缘,芽叶,淡绿色,茸毛,特多,茶树鲜叶,茶氨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咖啡碱,碱含量,酸含量,儿茶素含量,茶品质,略逊,生化成分
AB值:
0.2780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