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逆运算"的内涵解析及其表现标准
文献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减(除)法是加(乘)法的逆运算",为何不提"加(乘)法是减(除)法的逆运算"或者"加减、乘除互为逆运算"呢?对逆运算、互为逆运算有三种解释:映射视角、函数视角以及单位元视角,不同视角的解释会带来不同答案.小学阶段在具体情境中可以说"加减、乘除互为逆运算",不应拘泥于映射视角的解释,并以"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为例提出了它的表现标准.
文献关键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四则运算;逆运算;内涵解析;表现标准
作者姓名:
刘加霞
作者机构: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
引用格式:
[1]刘加霞-."逆运算"的内涵解析及其表现标准)[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2(11):31-33
A类:
B类:
逆运算,内涵解析,表现标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何不,加减,乘除,不同视角,小学阶段,拘泥于,减法,加法,四则运算
AB值:
0.2231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