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时代下跨媒介阅读素养:特征、架构与培育路径
文献摘要:
数字环境中青少年的语言实践产生了新变化,在读者、文本、活动等方面都出现“跨媒介”现象。跨媒介阅读集结了移动阅听、分享、评论、社交等一系列元素的社会化行为,具有多元动态的特征,体现在:产生了从“个人阐释”到“互文论证”的新文本处理方式,呈现出从“主观评价”到“锚定趋同”的新阅读理解趋势,出现从“被动接受”到“多方互动”的新信息交互端。跨媒介阅读素养不仅涉及媒介素养,更指向语言水平、阅读能力、逻辑思维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是长期动态,逐渐深入的复合概念。结合国外媒介素养相关框架与国内语文课程标准,基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提出以个人定位、知识结构、阅读技能为依托的跨媒介阅读素养主体架构。对此,建议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促进纸质与数字媒介之关系定位与协同互哺;打通信息茧房,构建良性互动的媒介技能运用场域;弥合数字鸿沟,推动“身体”复归阅读知识图式等方式去培育青少年的跨媒介阅读素养,培养其成为积极理性地与文本互动交流的数字公民。
文献关键词:
数字环境;跨媒介阅读素养;青少年;特征架构;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任睿;莫世亮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上海 200241;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金华 32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睿;莫世亮-.数字时代下跨媒介阅读素养:特征、架构与培育路径
)[J].比较教育学报,2022(05):108-121
A类:
特征架构
B类:
跨媒介阅读素养,培育路径,数字环境,中青,语言实践,在读,集结,互文,文论,文本处理,主观评价,锚定,趋同,新阅读,阅读理解,被动接受,新信息,信息交互,媒介素养,语言水平,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结果分类,分类理论,个人定位,知识结构,阅读技能,拟真,真实环境,进纸,纸质,数字媒介,关系定位,信息茧房,良性互动,弥合,数字鸿沟,复归,图式,文本互动,互动交流,数字公民
AB值:
0.3719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