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教育减负何以可能:基于信号理论的分析
文献摘要:
教育减负是当前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重大议题.围绕教育负担的形成和治理逻辑,运用信号理论,提出"劳动力市场筛选—教育制度型塑—个体理性行为"的分析框架,认为教育负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劳动力市场将教育程度作为个人能力的替代信号,经由公平—效率区别性组合的教育制度传导至学校场域,个体在识别信号后作出了相应的理性行为选择.近年来,政府主导的教育减负集中于教育政策和学校管理方面,但效果一般.作为一种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教育减负需针对教育负担的形成机制进行综合治理,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需要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形成多元评价的就业市场,完善适应发展的教育制度,培育成熟谦卑的公民社会.
文献关键词:
教育负担;减负;信号理论;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倪星;张裕泳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倪星;张裕泳-.教育减负何以可能:基于信号理论的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56-68
A类:
B类:
教育减负,信号理论,理论界,重大议题,教育负担,治理逻辑,劳动力市场,教育制度,制度型塑,个体理性,性行为,个人能力,区别性,制度传导,学校场域,行为选择,教育政策,学校管理,种系,社会力量,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多元评价,就业市场,适应发展,谦卑,公民社会
AB值:
0.3747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