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偏远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澳大利亚"红土教育"述评
文献摘要:
由于偏远地区教育落后,寄宿学校带来负面影响,澳大利亚政府启动了"偏远地区教育系统项目".约翰?根瑟等人在对偏远地区居民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红土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立足于当地的现实环境,符合当地居民的意愿,应该是务实的.该研究发现,偏远地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传承和保护语言、土地和文化;偏远地区教育成功的首要标准是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参与和示范作用;偏远地区的教学中,应开设符合地方需求的"红土课程",教师的个性特征最受重视;为改进偏远地区的教育制度,应为偏远地区培养教师、加强学校?社区合作.偏远地区居民的教育需求和现行政策之间既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在教育目标、成功教育的标准、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差异性较大.偏远地区居民虽然也接受西方文化,希望"在两个世界都强大",但在西方文化和土著文化之间,他们更加重视土著文化,对土著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红土教育"重视土著文化的价值,体现了偏远地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但没有提出可操作的改革方案;国家教育标准并没有给偏远地区充分发展教育的空间,在国家教育标准的规约下,"红土教育"理念的实现程度有限.尽管如此,"偏远地区教育系统项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红土教育"理念,能为其他国家偏远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关键词:
澳大利亚;偏远地区;"红土教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谭春芳
作者机构:
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聊城25205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谭春芳-.偏远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澳大利亚"红土教育"述评)[J].比较教育学报,2022(03):50-62
A类:
B类:
偏远地区,红土,寄宿,澳大利亚政府,教育系统,约翰,教育需求,现实环境,当地居民,该是,传承和保护,教育成功,示范作用,地方需求,个性特征,受重,教育制度,社区合作,现行政策,教育目标,成功教育,西方文化,两个世界,土著文化,改革方案,家教,教育标准,发展教育,规约,实现程度,尽管如此
AB值:
0.2672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