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未来课程的空间建构:本体理解与实践生成
文献摘要:
在未来社会空间的深度变革中,对课程的理解要革新空间观念、建立空间思维、拓展空间视域、探索空间方法.未来课程的空间建构着眼于课程的空间本体与空间生成,探讨课程空间中主体的生存状态、交往方式、发展途径等问题.围绕人与未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未来课程空间可以理解为"学习机会""资源集合""交往规约""经历场景".通过创造学习机会、聚合学习资源、构建交往情境、重塑学习场景,有助于在教育实践中有效生成课程空间.
文献关键词:
未来课程;课程空间;空间转向;空间理解
作者姓名:
李若一;王牧华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若一;王牧华-.未来课程的空间建构:本体理解与实践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22(07):56-62
A类:
B类:
未来课程,空间建构,实践生成,未来社会,社会空间,深度变革,新空间,空间观念,空间思维,拓展空间,空间视域,空间生成,课程空间,生存状态,交往方式,发展途径,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学习机会,规约,创造学,学习资源,建交,重塑学习,学习场景,有效生成,生成课程,空间转向,空间理解
AB值:
0.5395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