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1H NMR和GC-MS技术评价不同干燥方法对酸枣仁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干燥是酸枣仁产地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酸枣仁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酸枣仁(ZSS)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采用1H NMR和GC-MS技术,研究真空干燥(VD)、冷冻干燥(FD)和热风干燥(HAD)对酸枣仁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酸枣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干燥对6种脂肪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角鲨烯和γ-生育酚)、7种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谷氨酰胺和苏氨酸)和2种碳水化合物(α-葡萄糖和β-葡萄糖)相对含量保留较高,但显示出较弱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活性以及FRAP抗氧化活性(FD>VD>HAD);而冷冻干燥能够有效保留酸枣仁中次级化合物,如酸枣仁皂苷A、白桦脂酸、木兰花碱和6???-阿魏酰斯皮诺素等,具有显著的清除DPPH自由基(IC50值为2.82±0.15 mg/mL)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活性(IC50值为0.86±0.02 mg/mL)以及FRAP抗氧化活性(58.91±2.87 mg VC/g),因此,冷冻干燥是一种较适合酸枣仁的干燥方法.本研究可为建立合理的酸枣仁产地加工技术规范提供科学参考,为提升酸枣仁药材品质提供实验依据.
文献关键词:
酸枣仁;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氢核磁共振技术(1H NMR);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解玉军;闫艳;李泽;裴香萍;王瑞;杜晨晖
作者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030619;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山西太原 0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解玉军;闫艳;李泽;裴香萍;王瑞;杜晨晖-.基于1H NMR和GC-MS技术评价不同干燥方法对酸枣仁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22(21):282-293
A类:
ZSS
B类:
1H,NMR,技术评价,干燥方法,酸枣仁,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产地加工,真空干燥,VD,冷冻干燥,FD,热风干燥,HAD,仁化,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角鲨烯,生育酚,异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氨基丁酸,谷氨酰胺,苏氨酸,碳水化合物,相对含量,DPPH,ABTS,阳离子,自由基活性,FRAP,次级,皂苷,白桦脂酸,木兰花碱,阿魏,斯皮诺素,IC50,VC,加工技术,技术规范,药材品质,氢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技术,质谱技术
AB值:
0.2503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