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黄粉虫油理化性质及营养特性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黄粉虫油的理化性质与营养特性.方法 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黄粉虫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黄粉虫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对其理化性质、脂溶性伴随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 黄粉虫含油量为(29.28±0.21)%,酸价(KOH)和过氧化值均符合食用油标准,分别为(0.94±0.06)mg/g和(4.54±0.29)mmol/kg,茴香胺值为6.04±0.68,共轭二烯值为6.97±0.23;黄粉虫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81.68±1.95)%,主要是油酸[(43.41±1.27)%]和亚油酸[(36.34±0.59)%];黄粉虫油中的主要脂溶性伴随物为β-谷甾醇[(12.81±0.10)mg/100 g]、角鲨烯[(35.20±0.09)mg/100 g]和胆固醇[(70.52±0.12)mg/100 g];黄粉虫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阳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黄粉虫油中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烃、醛、醇、杂环、酯以及胺类物质,杂环类物质是主要的气味来源,为黄粉虫油脂提供特殊的香味.结论 黄粉虫含油量较高,油脂脂肪酸组成较好,营养物质丰富,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油料资源.
文献关键词:
黄粉虫油;理化性质;脂溶性伴随物;抗氧化活性;脂肪酸组成;挥发性成分
作者姓名:
郑自奋;崔芸;林勇;刘勇;刘袆帆;肖更生;余元善;马路凯
作者机构: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农业农村部岭南特色食品绿色加工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225;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州 510225;广东泽和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 510225;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拉萨 850000
引用格式:
[1]郑自奋;崔芸;林勇;刘勇;刘袆帆;肖更生;余元善;马路凯-.黄粉虫油理化性质及营养特性的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6):5162-5170
A类:
黄粉虫油,脂溶性伴随物
B类:
营养特性,索氏抽提法,质谱法,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脂肪酸组成,挥发性成分,抗氧化活性,含油量,酸价,KOH,过氧化值,食用油,茴香,胺值,共轭二烯,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谷甾醇,角鲨烯,二苯基,硝基苯,苯肼,diphenyl,picrylhydrazyl,DPPH,乙基,苯并噻唑,铵盐,azino,bis,ethylbenzothiazoline,sulfonic,acid,ammonium,salt,ABTS,阳离子,清除效果,胺类,类物质,气味,油脂,香味,营养物质,油料
AB值:
0.2653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