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鲁拜集》中国百年经典化研究
文献摘要:
《鲁拜集》在中国的百年译介可以划分为经典化初步形成期、译介相对沉寂期和百花齐放期,其代表性经典译本分别是郭沫若、黄克孙和张鸿年译本.本文从复合间性理论出发,从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三个纬度对《鲁拜集》百余年中国经典化进行研究,发现中介语译者菲兹杰拉德、译者郭沫若、黄克孙和张鸿年等,《创造季刊》等出版机构以及罗塞蒂、闻一多、钱钟书等评论者和文集编选者构成的主体间性主导了《鲁拜集》的中国经典化.副文本和正文本间的文本间性以及众多重译间的文本间性在郭、黄和张译成为翻译经典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而这三种译本则成了《鲁拜集》经典化的载体.同时,波斯文化经由英国文化的过滤在中国文化中扎下了根,翻译经典中都不同程度地刻写着三种文化的印痕,翻译经典也是三种文化间性对话的产物.
文献关键词:
复合间性;鲁拜集;经典化;间接翻译
作者姓名:
李宏顺
作者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宏顺-.《鲁拜集》中国百年经典化研究)[J].中国翻译,2022(02):49-58
A类:
复合间性,间接翻译
B类:
鲁拜集,中国百年,百年经典,经典化,译介,形成期,沉寂,百花齐放,译本,郭沫若,主体间性,文本间性,文化间性,纬度,百余年,中介语,译者,杰拉德,季刊,出版机构,罗塞蒂,闻一多,钱钟书,评论者,文集,编选者,副文本,正文本,重译,译成,译经,波斯文化,刻写,印痕
AB值:
0.3743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