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产气荚膜梭菌毒素β1的原核表达及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文献摘要:
目的 原核表达产气荚膜梭菌毒素β1(Clostridiumperfringens Beta1 toxin,CPB1),建立该毒素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cpb1基因,克隆至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α-cpb1,转化感受态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CPB1.以重组蛋白CPB1作为包被抗原,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建立CPB1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法.并以CPB1的单克隆抗体McAb 1K19为一抗,优化包被蛋白的包被浓度、一抗稀释度、封闭时间及二抗稀释度,确定方法的临界值,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精密性、灵敏性.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201份正常牛血清样品及阴性、阳性小鼠血清样品.结果 表达的重组蛋白CPB1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 000(CPB1蛋白与硫氧化还原蛋白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包被蛋白最佳浓度为10 μg/mL,一抗最佳稀释度为1:16384,最佳封闭时间为120 min,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1 000.除B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nperfringens,C.p.)外,其他常见食源性致病菌A450均低于0.3;批内及批间精密性CV均<10%;当McAb 1K19稀释度为1:32 768,即浓度为0.002 μg/μL时,A450为0.223 5,P/N为10.2.201份正常牛血清及阴性小鼠血清均为阴性,阳性小鼠血清为阳性,检测符合率为100%.结论 制备的重组蛋白CPB1可用于建立CPB1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法,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性及较高的灵敏性,可用于大量临床样品的检测.
文献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毒素β1;基因重组;原核表达;间接ELISA法;单克隆抗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玲玲;马红梅;吴霜;王东;李勇;马臣杰;曾瑾
作者机构:
宁夏大学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玲玲;马红梅;吴霜;王东;李勇;马臣杰;曾瑾-.产气荚膜梭菌毒素β1的原核表达及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22(12):1488-1494
A类:
Clostridiumperfringens,Beta1,CPB1,cpb1,pET32,1K19,Clostridiumnperfringens
B类:
产气荚膜梭菌,原核表达,达产,toxin,基因工程技术,技术获得,pET32a,重组质粒,化感,感受态,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包被抗原,HRP,IgG,检测法,单克隆抗体,McAb,抗稀释,确定方法,验证方法,精密性,灵敏性,清样,小鼠血清,相对分子质量,硫氧化,氧化还原,融合蛋白,包涵体,最佳浓度,食源性致病菌,A450,CV,符合率,基因重组
AB值:
0.24651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