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结构维度、理论依据及对学业发展的影响
文献摘要:
成就目标定向是学习者目标达成的重要动力机制,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业倾向,促进学生发展和学业质量的提升.成就目标定向的结构早期被分解为"成绩目标"和"学习目标",并由此衍生出了"2×2结构"和"3×2结构"维度.研究依据行为动力学假说、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自我归因理论等阐释了成就目标定向的发生机制.研究认为,趋近目标定向可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有助于提升个体语言技能;掌握目标定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塑造学生的完美主义人格特质.未来的研究需开展大量的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扩大研究对象的范畴,使用实验法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验证成就目标定向结构模型的科学性,探明成就目标定向影响机理,强化教育干预与认知训练的实践研究,提升成就目标定向的应用价值.
文献关键词:
成就目标定向;学习动机;行为倾向性;学业成就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党宝宝;祁生琴
作者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党宝宝;祁生琴-.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结构维度、理论依据及对学业发展的影响)[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01):46-54
A类:
行为倾向性
B类:
学生成就,成就目标定向,结构维度,学业发展,目标达成,动力机制,学生发展,学业质量,成绩目标,学习目标,行为动力学,假说,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归因,归因理论,发生机制,趋近,考试焦虑,焦虑程度,语言技能,学业成绩,完美主义人格,人格特质,大研,实验法,证成,定向结构,强化教育,教育干预,认知训练,升成,学习动机,学业成就
AB值:
0.3061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