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思考
文献摘要:
信息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它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结合可使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语言直观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让数学教学事半功倍 [1].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应用优势体现在: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灵活的绘图功能和丰富的变换功能,开展数形结合的探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巨大的创造空间 [2];用Excel软件教学让学生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探索并做"数学实验",简化复杂枯燥的重复运算过程,深入理解算理;使用图形计算器辅助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进行一系列有关图形、计算等演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借助手机终端或App(如"几何计算器""几何大师""微软数学"等)发挥其功能丰富、便携和实时等优势,可以弥补教学中纸质媒体滞后、更新内容较慢等不足.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邱静
作者机构: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邱静-.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思考)[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2(03):45-48
A类:
B类:
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应用,应用与思考,现代化教学,有效结合,数学符号,直观化,具体化,事半功倍,数字化教学,应用优势,几何画板,绘图,数形结合,探究式教学,Excel,软件教学,数学实验,枯燥,运算过程,算理,图形计算器,辅助教学,列有,演示,探索精神,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助手,手机终端,App,几何计算,微软,功能丰富,纸质媒体,更新内容,较慢
AB值:
0.4315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