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量化通约机制下的反应性行动:县域学校校长的"事"和"理"
文献摘要:
在现行的教育行政和管理体制下,县域乡镇村学校校长的大量工作无法被纳入绩效考核的视野.校长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本土文化的无意识在场者身份解决了学校的难题,积累了发展家乡教育的专业资本;作为学校发展的负责人,在匮乏经济之下进行"精耕细作";面对沉在底层的教师和家长,中心校和村小校长退守成了学校维持者.从现代社会基于量化社会学而建立起来的通约机制理论来看,他们想方设法完成的事情是"构成性的不可通约",面对强硬的现实激发出的反应性也让他们生成了自己的"事"与"理".教育政策若要真正抵达县域的乡镇村落,需要关注校长们发展出来的反应性策略,如此也有助于构筑一种教育与社会、教师与家长、学校与政府之间良性关系的重要通道.
文献关键词:
县域教育;校长;量化通约;反应性;事理
作者姓名:
林小英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 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71
引用格式:
[1]林小英-.量化通约机制下的反应性行动:县域学校校长的"事"和"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04):19-51
A类:
量化通约
B类:
反应性,学校校长,教育行政,政和,村学,绩效考核,土生土长,本地人,本土文化,无意识,在场者,专业资本,学校发展,精耕细作,中心校,村小,退守,守成,想方设法,构成性,强硬,教育政策,若要,抵达,达县,村落,教育与社会,重要通道,县域教育,事理
AB值:
0.4367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