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劳动的非物质价值属性及其不可替代性
文献摘要:
教师的专业劳动不同于专业发展.专业发展是教师形成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的过程,而专业劳动则是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化、潜在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将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以道德方式创造性地融于教育实践中,以专业的方式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劳动的"非物质属性"是一种价值属性,包括创造价值、道德价值和情感价值,创造性、道德性和情感性在教师从事专业劳动的过程中实则是综合统一、不可分割的.在教育活动中,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教师做一些诸如讲授知识、批改作业、答疑和监考等机械重复性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也可以替代教师的专业劳动.人工智能既不具有教师专业劳动所必备的反思创造能力,也无法承担教师专业劳动的道德责任,更没有教师专业劳动所必需的情感性,难以替代和胜任教师的非物质性专业劳动.
文献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师专业劳动;非物质劳动;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菊玲;牛雪琪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陕西 西安 71006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菊玲;牛雪琪-.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劳动的非物质价值属性及其不可替代性)[J].中国电化教育,2022(09):98-106
A类:
教师专业劳动
B类:
人工智能时代,非物质价值,价值属性,可替代性,专业发展,专业情意,教育对象,潜在性,发展性,专业技能,创造性地,融于,因材施教,物质属性,创造价值,道德价值,情感价值,道德性,情感性,师从,实则,不可分割,教育活动,讲授,批改作业,答疑,监考,不意,劳动所,创造能力,道德责任,任教,非物质性,非物质劳动,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
AB值:
0.3437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