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本土实施与机制创新——以教育部2018年度和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为例
文献摘要:
实践共同体作为一种与正式的行政管理组织机制截然不同的非正式、开放性组织形态,在推动新时期区域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首先梳理了实践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及教师共同体的概念,以教育部2018和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为例,研究和总结了实践共同体本土实施在"问题导向-机制创新-模式探索-资源建设-教师成长-均衡发展"六个方面取得的系统成效;深入分析了实践共同体项目在"工作机制、运行机制、协同机制和参与机制"四个方面的机制创新;提出了实践共同体项目深入发展需要解决的两个薄弱机制:教师激励机制和优质资源供给机制.
文献关键词:
区域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实践共同体;本土实施;机制创新
作者姓名:
梁林梅;沈芸;耿倩倩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 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4;中央电化教育馆,北京 100031;河南大学 教育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林梅;沈芸;耿倩倩-.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本土实施与机制创新——以教育部2018年度和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2(02):114-121
A类:
B类:
信息化教学,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本土实施,机制创新,行政管理,组织机制,截然不同,非正式,组织形态,区域教育信息化,学习共同体,教师共同体,资源建设,教师成长,协同机制,参与机制,两个薄弱,教师激励,优质资源,资源供给,供给机制
AB值:
0.2897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