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知识考古、话语重构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
文献摘要:
以知识翻译学为视角,探讨美国著名汉学家华兹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译过程中的"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的文化行为和社会实践,尤其是考察他的"知识考古"与"话语重构"翻译实践美学,对于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话语传播艺术、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中国话语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的亲和力与实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如果从传播发行渠道、图书馆馆藏数量、亚马逊图书销量排名和读者评价体系等效果反馈机制进行考察,我们也需要对华兹生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事业的不足和短板进行深刻反思并努力寻找解决相关问题的现实途径.
文献关键词:
华兹生;知识考古;话语重构;对外译介;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安江
作者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0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安江-.知识考古、话语重构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22(05):12-21
A类:
B类:
知识考古,话语重构,国际传播,美国汉学,汉学家,华兹生,中国典籍,典籍英译研究,知识翻译学,英译过程,知识加工,再传播,文化行为,翻译实践,实践美学,对外话语体系,话语传播,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全球化表达,区域化,分众化,中国话语,对外译介,亲和力,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播发,图书馆馆藏,馆藏数量,亚马逊,销量,读者评价,效果反馈,反馈机制,对华,中国文化典籍,深刻反思
AB值:
0.387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