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彝语民歌"()"考——兼论彝族民歌的汉译问题
文献摘要:
"()"作为一首彝族"曲谷"类民歌的首句,其汉语译文有"月亮明三月""月亮明朗的三月""月亮明朗的夜晚"等版本.这些版本译文中的"()"一词被翻译为"第三个月"或"三个月",这些译文虽不影响整首歌词的理解,但从词语释义、上下文义、相似篇章寓意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究,"()"应该解释为"月明的时候",抑或"月圆相会的某一夜",而该句歌词应该解释为"月亮明朗的多个夜晚"更佳.鉴于此,彝族民歌的汉译理应对文本整体、相似文本和文化语境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考虑译文的押韵性和易懂性,并根据歌词的使用情境采取差别性翻译,方能译出浅显易懂、富有美感的歌词.
文献关键词:
民间文学;民歌;翻译;彝族;曲谷
作者姓名:
文友军;龙炜;洪桂云;龙再艺;杨之辉
作者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民族研究所,贵州 威宁 553100;贵州省威宁县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贵州 威宁 553100;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贵州省威宁县第一小学,贵州 威宁 553100;贵州省威宁县板底乡板底中学,贵州 威宁 553100
引用格式:
[1]文友军;龙炜;洪桂云;龙再艺;杨之辉-.彝语民歌"()"考——兼论彝族民歌的汉译问题)[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09):1-7
A类:
能译
B类:
彝语,民歌,彝族,汉译,一首,曲谷,首句,译文,月亮,三月,明朗,夜晚,译为,第三个,虽不,整首歌,歌词,词语,释义,上下文,文义,寓意,考究,抑或,相会,一夜,文化语境,押韵,和易,使用情境,差别性,译出,浅显易懂,美感,民间文学
AB值:
0.4615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