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教师共情疲劳:表现、生成机理及干预策略
文献摘要:
共情疲劳不仅危害教师个体身心健康,还影响学生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由于教师长期置身繁多共情工作且难以获得积极共情体验,加之心理资源不足以消解压力,教师共情疲劳问题逐渐凸显.为此,国外学者倡导教师接受正念疗法、创伤知情教育以及采用自我护理策略等措施来缓解共情疲劳及其所伴随的消极影响.为促进我国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中小学校应创建支持性工作条件,减轻教师共情负担过重问题;教育部门应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降低教师的共情压力;教师应注重心理资源的开发,及时消解不良情绪,成为适应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文献关键词:
共情疲劳;教师共情;职业倦怠;创伤知情教育
作者姓名:
代蕊华;阙粤红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代蕊华;阙粤红-.教师共情疲劳:表现、生成机理及干预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22(05):77-83
A类:
消解压力,创伤知情教育
B类:
教师共情,共情疲劳,生成机理,干预策略,教师个体,学生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师长,置身,难以获得,积极共情,心理资源,国外学者,正念疗法,自我护理,护理策略,消极影响,中小学校,支持性,工作条件,负担过重,教育部门,教育培训,教师应,不良情绪,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职业倦怠
AB值:
0.319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