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产业导向的数字化建模与仿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为例
文献摘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指出要推动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是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关键内容,新时期对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用型大学在数字化建模与仿真人才培养方面不能较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要求高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在课程内容上进行教学改革.工程流体力学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校级优秀课程",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教学团队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三层次"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操作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的工程实例,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和产业需求的适配性奠定基础.
文献关键词: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数字化建模与仿真;产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学彬;卓献荣;李雪梅;李金成
作者机构: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城乡建设学院, 广东广州 5102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学彬;卓献荣;李雪梅;李金成-.基于产业导向的数字化建模与仿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2(03):63-69
A类:
B类:
产业导向,数字化建模与仿真,真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工程流体力学,力学教学,中国教育现代化,有机衔接,创新课程,课程形式,真是,信息技术能力,关键内容,应用型大学,人才需求,产业需求,农业工程,工程学院,校级,教学团队,计算流体动力学,动力学仿真,三层次,领学,由浅入深,工程实例,适配性
AB值:
0.2977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