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社会运行视角的"大思政课"形态优化
文献摘要:
从实施主体、空间场景、互动形式等维度综合来看,"大思政课"以思政课程为基础形态,以生活实践为拓展形态,并最终熔铸于社会运行的泛在形态."大思政课"的思政课程形态以思政课教师为实施主体,以思政课堂为基本空间,以基于社会现实的理论阐释为主要实践互动形式.生活实践形态以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者为实施主体,以社会现实中的具体场景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亲身参与、具身体验为主要形式.社会运行形态以思想政治工作者、宣传思想工作者、先进典型、主流媒介等为主导的社会全员为实施主体,以社会生活全域为空间,以基于学生置身社会运行中的亲身感知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为实践方式.三种形态有机联结、逻辑递进、融合共生,共同铸就了善用"大思政课"的理路遵循.
文献关键词:
社会运行;"大思政课";基础形态;拓展形态;泛在形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济沅;代玉启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3100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济沅;代玉启-.基于社会运行视角的"大思政课"形态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7):67-71
A类:
泛在形态
B类:
社会运行,大思政课,实施主体,空间场景,互动形式,思政课程,基础形态,生活实践,拓展形态,熔铸,课程形态,思政课教师,思政课堂,基本空间,社会现实,理论阐释,实践互动,实践形态,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者,亲身,具身体验,主要形式,运行形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典型,主流媒介,置身,思想引领,价值引导,实践方式,三种形态,融合共生,铸就,善用
AB值:
0.3606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