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浅谈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的高度异质性和治疗方法
文献摘要: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IRD)是由包括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在内的至少350个致病基因引起的一组具有高度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的视网膜变性性疾病,多为单基因遗传.临床上IRD亚型超过50种,包括单纯的视网膜变性和综合征.高通量测序极大地促进了IRD相关基因和致病变异的鉴定,但是仍有相当高比例的患者(30%~40%)在遗传学上尚未找到致病的证据,可能跟环境因素修饰性基因有关.IRD复杂性在于同一个致病变异可以引起不同的临床表型,而相似的临床表型可以是不同的致病基因或变异导致.IRD发病可早可晚,眼底表现多种多样,在临床前或早期阶段眼底可以正常.通过眼底检查和眼科辅助检查可以较好地描述表型、评估病变严重程度.IRD的高度异质性对其治疗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目前得到普遍共识的IRD治疗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基因的治疗,需要了解每个患者的致病基因;另一类是通用的治疗方法,如干细胞治疗、光遗传治疗.目前,我国在IRD诊断和治疗领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基因诊断还是基因治疗,都取得了巨大进展.可以期待现有的临床试验以及目前正在研究的治疗方法,将在未来5~10年为IRD患者带来崭新的治疗机遇.
文献关键词: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基因诊断;基因治疗;临床异质性;遗传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继红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上海 200031;上海市视觉损伤与重建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上海 20003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视眼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上海 20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继红-.浅谈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的高度异质性和治疗方法)[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22(06):565-568
A类:
B类: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度异质性,IRD,线粒体基因,致病基因,临床异质性,遗传异质性,单基因遗传,致病变异,高比例,遗传学,未找到,修饰性,同一个,临床表型,以是,眼底表现,多种多样,早期阶段,过眼,眼底检查,检查和,眼科,辅助检查,病变严重程度,治疗模式,两大类,另一类,干细胞治疗,诊断和治疗,不论是,基因诊断,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治疗机
AB值:
0.259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