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思维导图阅读中的情感模型实证研究
文献摘要:
情感在教育技术应用中扮演动力角色.情感在调节技术对理解的作用过程时如何产生变化,与理解过程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有助于理解、设计和改进教育技术进而增强其应用效能.在阅读活动中应用思维导图,并利用情感测量、访谈内容分析、思维导图测量等方法,可以揭示主体情感的变化及情感与理解的交互作用原理.分析表明,成就效能感是阅读理解反作用于主体情感的主要应力因子;情感与理解之间主要通过投入水平、成就效能感产生相互作用并交相共轭.研究认为,情感是可视化理解中发挥技术效能、达成教学目的的"先行"因素,它产生于技术的外在形态特点,稳定于技术的内在功能效用,发展于应力因子的变化之中.而思维导图所代表的学习技术,其形态与功能特征通过应力因子使主体内驱力增强,并使其情感得到重塑.研究对融合情感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及高质量资源与工具的开发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文献关键词:
情感模型;思维导图;阅读理解;应力因子;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权国龙;陈金艳;张诗淇;陈明选
作者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江苏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 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1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权国龙;陈金艳;张诗淇;陈明选-.思维导图阅读中的情感模型实证研究)[J].开放学习研究,2022(02):17-26,45
A类:
B类:
思维导图,情感模型,教育技术应用,调节技术,作用过程,理解过程,解答,应用效能,阅读活动,主体情感,作用原理,效能感,阅读理解,反作用,应力因子,交相,共轭,技术效能,成教,教学目的,形态特点,定于,学习技术,形态与功能,功能特征,过应力,内驱力,教学设计与实施,开发及应用,指导价值,阅读教学
AB值:
0.4025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