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阶梯式耳聋基因诊断策略及其临床实践
文献摘要:
目的 建立阶梯式耳聋基因诊断策略,应用于临床诊疗实践,以提高诊断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改善病人管理.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226例耳聋患者进行基因诊断.阶梯式诊断策略第一阶梯采用微阵列芯片法对受检者进行GJB2、GJB3、SLC26A4及线粒体DNA 12S rRNA基因上中国人群耳聋基因变异热点检测.第二阶梯基因诊断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受检者进行GJB2、SLC26A4等中国人群中较常见的耳聋基因测序.第三阶梯基因诊断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法,主要用于第一、二阶梯未检出或检出结果不能解释表型的耳聋病患,但对于有急切产前诊断需求等检测时间窗较短的耳聋患者可直接接受高通量测序检测.结果 第一阶梯基因检测为14例病患明确分子诊断(诊断率8.5%),第二阶梯基因检测为24例病患明确分子诊断(诊断率15.9%),第三阶梯基因检测额外提高了32.4%的诊断率.而在选择直接接受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的人群中诊断率为44.3%.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阶梯式耳聋基因诊断策略,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诊疗,实践效果显示分层递进式检测更为经济.但对于部分检测时间窗较短的耳聋患者,直接行高通量测序检测,效率更高.明确耳聋患者分子诊断有助于提高病人管理、改善患者预后、规范遗传咨询及再发风险评估.
文献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Sanger测序法;微阵列芯片法;全外显子组测序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畅;黄演林;汪安石;张彦;丁红珂;曾玉坤;刘渊;刘玲;吴菁;尹爱华
作者机构: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广东,广州511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畅;黄演林;汪安石;张彦;丁红珂;曾玉坤;刘渊;刘玲;吴菁;尹爱华-.阶梯式耳聋基因诊断策略及其临床实践)[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01):6-9
A类:
B类:
阶梯式,耳聋基因,基因诊断,诊断策略,临床诊疗,诊疗实践,诊断效率,成本改善,妇幼保健院,传中,微阵列芯片法,受检者,GJB2,GJB3,SLC26A4,12S,rRNA,上中,中国人群,基因变异,点检,Sanger,基因测序,全外显子测序,未检,检出结果,急切,产前诊断,检测时间,时间窗,接接,基因检测,分子诊断,诊断率,实践效果,分层递进式,分检,遗传咨询,再发风险,遗传性耳聋,全外显子组测序法
AB值:
0.2730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