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渗透与单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模式审视
文献摘要: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存在课程渗透模式与课程单设模式的认识分歧.课程渗透模式在课程目标上具有非预设性、在课程内容上不追求系统、在课程实施上具有潜隐性,其优点在于课程开发、教师实践更为简便,有利于减负,同时又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上遭遇到困境.课程单设模式在课程目标上具有预设性、在课程内容上追求系统、在课程实施上强调专门化,其优点在于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必要的课程保障,但在课程管理、课程形态和课程内容上又不尽如意.基于我国当前教育实际,从整体和长远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分别落实课程渗透与课程单设两种模式;但从当前来看,又应特别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单设.
文献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课程;课程结构
作者姓名:
陈欣琪;温小军
作者机构: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欣琪;温小军-.渗透与单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模式审视)[J].教育导刊,2022(10):29-33
A类:
B类:
单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课程目标,预设性,课程实施,潜隐性,课程开发,教师实践,减负,专门化,课程保障,课程管理,课程形态,尽如,如意,两种模式,前来,课程结构
AB值:
0.2091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