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教育振兴乡村视域下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文献摘要:
"专递课堂"是"三个课堂"中针对乡村薄弱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的基础性方案,对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和发挥教育振兴乡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县域"专递课堂"招标文件分析和课堂观察与师生访谈发现,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呈现出"各地高度重视专递课堂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大;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应用模式;提升了乡村学校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涌现出一批热爱乡村孩子和关注乡村教育的高素质教师;互动、可扩展与自动化成为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的核心需求"等特点.同时亦存在"缺乏规范与标准指导、临场感和交互性待加强、缺乏高水平研究支撑、效果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组织与管理待优化"等问题.在未来常态化按需应用过程中,应"加强标准与规范建设,推动规范化应用;创新体制机制,保障常态化运行;优化研训方式,促进教师协同发展;加强效果评测与研究,指导实践改进;探索教育服务模式,研制适切性方案",使"专递课堂"真正成为传承乡土文化、传播乡村文明和培育未来乡土人才的沃土.
文献关键词:
专递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教师;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崔永鹏;王继新;林迎迎
作者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武汉430079;山东省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威海264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永鹏;王继新;林迎迎-.教育振兴乡村视域下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22(04):91-99
A类:
B类:
教育振兴乡村,专递课堂,课堂建设,建设与应用,三个课堂,乡村薄弱学校,乡村教育振兴,兴和,招标文件,文件分析,课堂观察,师生访谈,经费投入,投入力度,各具特色,应用模式,乡村学校,艺术素养,审美能力,涌现出,爱乡,关注乡村,可扩展,临场感,交互性,水平研究,效果评价体系,组织与管理,待优,常态化按需应用,规范建设,规范化应用,创新体制机制,研训,强效,评测,实践改进,教育服务模式,适切性,乡土文化,乡村文明,乡土人才,沃土,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教师
AB值:
0.3617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