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跨桥上减振轨道过渡段动力特性分析
文献摘要:
为了研究大跨桥上减振轨道过渡段的动力特性,基于多刚体动力学与有限元法理论,建立高速列车?无砟轨道?大跨桥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大跨桥挠曲变形对桥上减振轨道过渡段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橡胶垫层刚度、过渡段长度等因素对该过渡段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跨桥挠曲变形主要对钢轨挠度变化率的影响显著,对轮轨垂向力、车体加速度的影响较小,分析桥上减振轨道过渡段动力特性时应考虑大跨桥挠曲变形.当减振轨道橡胶垫层刚度大于0.1 N/mm3时,普通轨道与减振轨道连接处的刚度差易使钢轨挠度变化率超限,但在轨下基础刚度突变处增设过渡段可保证钢轨挠度变化率控制在限值以内.过渡段建议采用刚度分级的过渡方式,每级过渡2块轨道板,刚度比不宜小于1.1.钢轨挠度变化率总体上随过渡段长度的增大呈负相关变化,当过渡段长度大于20 m时,钢轨挠度变化率峰值变化明显;当过渡段长度大于30 m时,钢轨挠度变化率峰值变化不明显.综合考虑行车安全性以及施工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过渡段长度建议取20~30 m.
文献关键词:
高速铁路;刚柔耦合;大跨桥;轨道过渡段;动力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骆婷;韦凯;王显;马宏辉;王平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骆婷;韦凯;王显;马宏辉;王平-.大跨桥上减振轨道过渡段动力特性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05):1196-1205
A类:
B类:
大跨桥,桥上,减振轨道,轨道过渡段,动力特性分析,多刚体动力学,有限元法,法理论,高速列车,无砟轨道,刚柔耦合动力学,耦合动力学模型,挠曲变形,橡胶垫,垫层,段长度,动力响应,钢轨,挠度,轮轨垂向力,车体加速度,mm3,普通轨道,连接处,超限,在轨,基础刚度,刚度突变,率控制,过渡方式,轨道板,刚度比,当过,行车安全性,施工成本,高速铁路,动力分析
AB值:
0.2463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