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膜分离蚕豆蛋白酶解产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
文献摘要:
以新鲜蚕豆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蚕豆蛋白,采用4种不同蛋白酶对蚕豆蛋白进行单酶或双酶酶解,通过比较蚕豆蛋白水解度和多肽得率筛选出最优的两种酶复合酶解蚕豆蛋白,将复合酶解液通过膜分离技术分离得到BBPHs-Ⅰ(<1 kDa)、BBPHs-Ⅱ(1~3 kDa)、BBPHs-Ⅲ(3~5 kDa)、BBPHs-Ⅳ(5~10 kDa)、BBPHs-Ⅴ(>10 kDa)5 个不同分子质量的组分,对 5 个组分的氨基酸组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测定体外抗氧化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表征其活性.结果表明:选用菠萝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蚕豆蛋白进行复合酶解;与膜分离前比较,膜分离后10 kDa以下的蚕豆蛋白酶解产物总氨基酸含量增加,BBPHs-Ⅱ、BBPHs-Ⅲ、BBPHs-Ⅳ的疏水氨基酸含量较高,此外BBPHs-Ⅲ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疏水氨基酸、芳香氨基酸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65.304%、19.222%、20.762%、8.769%.不同分子质量的蚕豆蛋白酶解产物表现出一定体外抗氧化能力,当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BBPHs-Ⅳ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可达(27.89±0.01)%,BBPHs-Ⅱ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高达(57.70±0.00)%;当质量浓度在2~32 mg/mL范围内,不同分子质量蚕豆蛋白酶解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呈剂量依赖关系,BBPHs-Ⅱ、BBPHs-Ⅲ、BBPHs-Ⅳ表现出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质量浓度为32 mg/mL时BBPHs-Ⅲ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最佳,达到(86.56±1.23)%.因此,通过膜分离技术得到的小分子质量的蚕豆蛋白酶解产物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具有良好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文献关键词:
蚕豆蛋白;酶解产物;膜分离;体外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邓永蓉;韩丽娟;杨希娟;党斌;周雯;张雪;代云礼
作者机构:
青海大学 农牧学院,西宁810016;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邓永蓉;韩丽娟;杨希娟;党斌;周雯;张雪;代云礼-.膜分离蚕豆蛋白酶解产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J].中国油脂,2022(06):92-99
A类:
复合酶解液,BBPHs
B类:
蚕豆蛋白,蛋白酶解产物,碱溶酸沉法,双酶酶解,蛋白水解,水解度,多肽得率,膜分离技术,kDa,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紫外光谱,体外抗氧化活性,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总氨基酸,氨基酸含量,疏水,必需氨基酸,芳香,体外抗氧化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DPPH,酶抑制活性,剂量依赖,依赖关系,酶活性抑制,小分子,开发及应用
AB值:
0.1363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