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多重身份冲突——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教育民族志研究
文献摘要:
各地方院校的乡村定向师范生是近年出现的新群体.本研究以身份理论与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为基础构建三重身份的分析框架,并通过教育民族志研究深描乡村定向师范生内在身份认知与外在身份预期之间的互动图景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该群体在与政策的互动中形成支配性身份的同时,也被赋予身份"特权"、赋能学习动机,但政策的赋权与赋能作用之间呈现相互牵制的局面;在与社会规范的互动中,出于道德义务的拷问而与政策进行互惠性的交换,进而自觉承担身份责任,但自我性与公共性在底层逻辑上依旧相互冲突;在与自我的互动中,经历过污名化认知下的身份拒绝后,逐步自我和解与身份重塑,并在身份的习惯化与制度化之中分别采取被动妥协或主动调适两种不同取向的行动策略.
文献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公费师范生;身份;社会学制度主义;教育民族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铖;陈鹏
作者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徐州2211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铖;陈鹏-.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多重身份冲突——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教育民族志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2(02):18-27
A类:
教育民族志
B类:
乡村定向师范生,多重身份,身份冲突,社会学制度主义,民族志研究,地方院校,新群体,深描,身份认知,动图,支配性,特权,赋能学习,学习动机,牵制,社会规范,道德义务,拷问,互惠性,自我性,公共性,底层逻辑,污名化,绝后,自我和解,身份重塑,习惯化,妥协,行动策略,公费师范生
AB值:
0.3461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