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小学生非诚信行为的心理机制及教育路径
文献摘要:
中小学生的非诚信行为具有隐蔽性强,负面效应大,教育难度大等特点.以往研究主要探讨影响实施非诚信行为的因素,即情境因素、自我控制、动机冲突和内部决策,但较为零散,亟待整合.本文在整合各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生非诚信行为的心理模型:非诚信行为包括感知阶段、分析阶段以及执行阶段,并且每个阶段有着关键性影响变量.大部分中小学生的非诚信行为不等于违法行为,其破解路径也并非一定是行政路径和法律路径,而是教育路径,即以建设思想体系为中心,着力开展思政课程和信用环境建设.
文献关键词:
中小学生;非诚信行为;心理机制;教育路径
作者姓名:
徐文明;罗苏梅
作者机构:
嘉应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广东 梅州5140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文明;罗苏梅-.中小学生非诚信行为的心理机制及教育路径)[J].嘉应学院学报,2022(04):102-107
A类:
非诚信行为
B类:
中小学生,心理机制,教育路径,隐蔽性,负面效应,情境因素,自我控制,动机冲突,零散,心理模型,分析阶段,影响变量,违法行为,破解路径,法律路径,建设思想,思想体系,思政课程,信用环境,环境建设
AB值:
0.2619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