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交互视角下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融合应用实践——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6 My e-friend为例
文献摘要:
交互是小学生知识建构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杜威指出交互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验的过程是主动的过程,其中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的改造即"交互作用"引起经验的发展,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深入理解经验所蕴含存在于人同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主动关系,聚焦于产生交互作用的各种情境.班杜拉在三元交互论中提出了人、行动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强调了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影响.陈默等认为交互是影响学习质量的核心要素,对交互要素——交互参与者、交互主题及交互空间、交互过程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课程学习质量及交互积极性的异构交互模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交互主体、方式、内容与环境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认知发展过程与信息技术的应用高度相关.刘红霞等的研究证明,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环境有益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度,有利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胡昌平和胡媛认为,信息共享空间为用户提高信息素养、提升独立学习能力、实现终身学习目标提供了平台和协同学习环境.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秦贤;李新蓉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省无锡市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管理服务中心
引用格式:
[1]秦贤;李新蓉-.交互视角下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融合应用实践——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6 My e-friend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22(11):56-59
A类:
三元交互论
B类:
交互视角,小学英语学科,学科融合,融合应用,译林版,Unit,My,friend,小学生,学生知识,知识建构,能力发展,实现方式,杜威,有机体,教师应,班杜拉,自我效能感,交互空间,课程学习质量,交互模型,信息时代,交互主体,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红霞,移动技术,有益于,学习任务,完成度,团队协作能力,昌平,信息共享空间,信息素养,独立学习,终身学习,学习目标,协同学习,学习环境
AB值:
0.4507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