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目的论看林译村上春树《象的失踪》
文献摘要:
关于林译村上春树作品,学界有很多争议.本文不对林少华与其他译者做比对分析,而是从翻译目的论理论出发对林译《象的失踪》进行译文分析.通过译文分析可知:林少华对原文的加工基本符合"目的性"与"连贯性"要求,但译文中确实具有与"忠实性"相悖的部分.其中既有使语言更流畅的再创造,也有不必要的书面文体化.在会话中加入成语或四字熟语,既不符合村上春树口语体的文字风格,也不符合意境的塑造与语境的要求.
文献关键词:
目的论;村上春树;林少华;《象的失踪》;忠实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景一
作者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成都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景一-.从目的论看林译村上春树《象的失踪》)[J].译苑新谭,2022(01):97-103
A类:
林少华
B类:
村上春树,失踪,他译,译者,比对分析,翻译目的论,论理,译文,原文,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相悖,流畅,再创造,不必要,书面,文体,会话,成语,熟语,口语体,合意,意境
AB值:
0.347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