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中小学教师激励策略
文献摘要:
有效的激励可以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机构,在工作性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显性激励的功能有限.作为一种组织理论,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于中小学教师激励中有一定的契合性.学校可以根据心理契约理论,通过文化塑造、人文关怀、平等对待、精神奖励和有效沟通等方式,与教师构建交易型和关系型心理契约,满足教师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帮助教师认识自身价值,实现职业认同,提升中小学教师激励的效能.
文献关键词:
心理契约;教师激励;公平感;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辉;康文彦
作者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山西晋中,030619;吕梁学院数学系,山西离石,03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辉;康文彦-.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中小学教师激励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2(12):71-74
A类:
B类:
心理契约理论,中小学教师,教师激励,激励策略,职业倦怠,教师工作,学校作为,组织机构,工作性质,薪资待遇,显性激励,组织理论,理论应用,契合性,文化塑造,平等对待,有效沟通,建交,精神需求,助教,身价,现职,职业认同,公平感,校园文化
AB值:
0.3524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