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台湾中学地理教科书中的台湾形象塑造与变迁(2000—2020)
文献摘要:
作为形塑台湾青少年空间认同的重要手段,台湾中学地理教科书中的台湾形象在2000年以来得到强力塑造并发生明显变迁.在空间想象上,台湾由"两蒋"时期的"边陲"转变为指代"我国"全域范围的地理实体,"去中国化"意图明显;在文化身份上,地理教科书由对"新住民"的客观叙述转向对台湾少数民族身份的大肆强调,借此淡化中华文化的影响而凸显所谓的"台湾文化主体性";在情感立场上,教科书由早期的相对客观转向有意美化,台湾被塑造成具有地理特性且有吸引力的区域.此举使台湾青少年的"本土"依恋与认同被强化、国家认同被改造,将严重影响两岸和平统一进程,需要高度警惕.
文献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科书;台湾形象;国家认同;地理认同
作者姓名:
周芳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611756
引用格式:
[1]周芳-.台湾中学地理教科书中的台湾形象塑造与变迁(2000—2020))[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05):100-106
A类:
中学地理教科书,台湾形象
B类:
形象塑造,形塑,空间认同,来得,空间想象,边陲,指代,地理实体,去中国化,文化身份,住民,客观叙述,台湾少数民族,民族身份,大肆,淡化,台湾文化,文化主体性,情感立场,美化,塑造成,有吸引力,此举,依恋,国家认同,两岸,和平统一,地理认同
AB值:
0.3491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