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及凝胶特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利用高能活性粒子对蛋白结构修饰以改善其功能特性的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的改性.以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分离蛋白(SPI),对SPI的理化特性及结构进行分析,探究DBD等离子体处理对SPI结构及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样品相比,SPI经DBD等离子体处理40 s,凝胶性能达到最佳,其微观结构呈紧密的片状结构,硬度、黏附度分别增加2.63倍和5.98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60~120 s),其凝胶性能逐渐下降;对SPI结构的研究表明DBD等离子体处理对SPI一级和二级结构无显著影响,DBD等离子体介导产生的活性粒子氧化自由巯基为硫自由基,从而促进蛋白分子间二硫键的生成,形成稳固的三维网状结构,为SP I凝胶特性改善的主要原因,但过度氧化使SP I凝胶强度降低.因此,低温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在蛋白结构修饰以改善其功能特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控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参数以避免过度氧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文献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大豆分离蛋白;结构修饰;凝胶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迎雪;刘连杰;张琳琳;谭亦成;李晓娟;彭开锋;刘志伟;龚德力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0;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1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迎雪;刘连杰;张琳琳;谭亦成;李晓娟;彭开锋;刘志伟;龚德力-.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及凝胶特性的影响)[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10-17,42
A类:
B类: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处理,大豆分离蛋白,蛋白结构,凝胶特性,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活性粒子,结构修饰,功能特性,大分子物质,DBD,SPI,理化特性,未处理,品相,凝胶性能,达到最佳,片状结构,处理时间,二级结构,自由巯基,二硫键,三维网状结构,凝胶强度,非热加工,加工技术,处理参数,氧化带
AB值:
0.2225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