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上海市居民通勤过程中的伴随活动研究
文献摘要:
传统出行行为研究中普遍将出行时间看作是被浪费的时间,但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更好地利用出行时间可发挥其正效用.基于2018年上海市居民时间利用日志调查数据,以通勤过程中发生的伴随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经济属性与伴随活动的关联性,对比公共交通、小汽车、非机动车、步行4种交通方式下居民伴随活动的发生情况和出行愉悦度,以及分析电子设备对伴随活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伴随活动的发生与社会经济属性有显著相关性,与通勤时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伴随活动的发生在不同交通工具中存在差异,由于公共交通通勤时间相对较长、对伴随活动的容纳性高,其伴随活动发生概率最高;电子设备的使用丰富了伴随活动的类型,公共交通与小汽车伴随活动对电子设备有较高的依赖度;伴随活动与出行愉悦度的关联性在不同交通方式下存在差异,公共交通乘客出行愉悦度随着伴随活动的发生出现了显著降低,意味着伴随活动对乘车环境提出新的诉求,未来公共交通设施规划应予以应对.
文献关键词:
通勤出行;伴随活动;社会经济属性;出行愉悦度;上海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姝颖;焦健;程英;王德
作者机构: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00;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上海20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姝颖;焦健;程英;王德-.上海市居民通勤过程中的伴随活动研究)[J].城市交通,2022(06):105-112
A类:
出行愉悦度
B类:
伴随活动,出行行为,出行时间,正效用,时间利用,日志,社会经济属性,小汽车,非机动车,电子设备,显著相关性,交通工具,通通,通勤时间,容纳性,发生概率,设备的使用,备有,依赖度,不同交通方式,下存,乘客出行,乘车,公共交通设施,设施规划,应予以,通勤出行
AB值:
0.2366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