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品种菊花涩味成分及其与唾液的相互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的菊花茶品尝过程中涩味感知差异及形成机理.方法:选取5种不同品种的菊花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菊花中的主要呈涩味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利用电子舌智能味觉分析与传统感官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并评定5种不同品种菊花涩味感知强度;利用BCA法、SDS-PAGE法、考马斯亮蓝法等研究菊花中主要呈涩味化学成分与唾液的相互作用.结果:在5种菊花中多酚、黄酮含量最多的两种菊花为皇菊和亳菊,其相应的涩味特征值也最强,而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与茶汤的涩味强度呈较强的正相关.结论:作为主要呈涩物质,不同品种菊花茶中的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显著影响其涩味强弱,而菊花茶汤中的呈涩物质与唾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并沉淀是产生涩味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献关键词:
菊花;涩味;唾液;成分;相互作用
作者姓名:
田星;叶慧洁;刘石峰;欧阳瑶力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省康德佳林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永州 4256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星;叶慧洁;刘石峰;欧阳瑶力-.不同品种菊花涩味成分及其与唾液的相互作用)[J].食品与机械,2022(04):42-46,53
A类:
B类:
不同品种,涩味,唾液,菊花茶,茶品,品尝,感知差异,形成机理,可见分光光度法,电子舌,味觉分析,感官评定,BCA,SDS,PAGE,考马斯亮蓝法,多酚,黄酮含量,亳菊,黄酮类化合物,茶汤,含量差异,蛋白质结合,生涩
AB值:
0.2796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