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紫苏智能排湿干燥过程的干燥动力学及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明确紫苏采后干燥处理时的特性,本文利用可智能排湿的烘干装置研究了紫苏茎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干燥特性及品质变化;给出了紫苏茎叶在50~80℃的温度区间内干燥时的干基含水率变化及干燥速率曲线,并用数学模型对干燥数据进行拟合;对比了不同温度烘干紫苏及冻干、自然阴干紫苏间的品质差异,包括挥发油含量、迷迭香酸含量、总黄酮及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等指标;利用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分析系统分析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基于以上指标综合评判不同干燥方式紫苏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紫苏叶的干燥过程始终处于降速干燥阶段,而紫苏茎经历提速、恒速及降速三个干燥阶段,紫苏茎、叶分别适用于Page模型及Two-term模型.智能排湿的低温烘干(50℃)与传统的阴干处理相比,在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性能及气味物质含量及丰度上均无较大差异,挥发油等物质含量表现更优.干燥温度是影响紫苏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紫苏的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能力及风味物质含量均会随温度的提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文献关键词:
紫苏;干燥动力学;中药材品质分析;超快速气相电子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曾岩;曹崇江;李竹心;黄德春;乐龙
作者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国家中药材加工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江苏南京 211198;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江苏南京 21119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曾岩;曹崇江;李竹心;黄德春;乐龙-.紫苏智能排湿干燥过程的干燥动力学及品质变化规律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22(16):263-273
A类:
中药材品质分析
B类:
干燥过程,干燥动力学,品质变化,采后,干燥处理,烘干装置,装置研究,茎叶,温度条件,干燥特性,温度区间,干基,干燥速率,速率曲线,冻干,自然阴干,品质差异,挥发油含量,迷迭香酸,酸含量,总黄酮,总酚含量,抗氧化能力,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挥发性风味物质,综合评判,不同干燥方式,紫苏叶,降速,速干,提速,恒速,Page,Two,term,活性成分,成分含量,抗氧化性能,气味物质,干燥温度
AB值:
0.3055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