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体外消化模型研究板栗壳和囊衣原花青素类物质消化前后的组成差异
文献摘要:
本文以板栗壳和囊衣为原料,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样品中原花青素物质经过模拟消化后的组成变化.结果显示,板栗壳和囊衣及其代谢物中共鉴定出33种原花青素类代谢物,差异代谢物分析显示,消化后板栗壳中表儿茶素、原花青素C2及原花青素A1等16种原花青素类化合物均呈显著(P<0.05)下调;板栗囊衣中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及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17种原花青素类化合物均呈显著(P<0.05)下调.其中,下调最显著(P<0.05)的是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儿茶素,在体外胃肠消化后分别降低了 98.23%(板栗壳)和97.86%(囊衣).综上,板栗壳和囊衣中原花青素类物质在消化过程中稳定性较差,未来的研究中可采用设计靶向释放载体对其进行包埋等方式,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
文献关键词:
板栗壳;板栗囊衣;原花青素;体外消化;差异代谢物;代谢组学
作者姓名:
李浩楠;黄小敏;方一荷;肖雯馨;张子琴;杨芳
作者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205;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浩楠;黄小敏;方一荷;肖雯馨;张子琴;杨芳-.基于体外消化模型研究板栗壳和囊衣原花青素类物质消化前后的组成差异)[J].食品工业科技,2022(14):1-9
A类:
板栗囊衣
B类:
体外消化模型,板栗壳,原花青素,类物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模拟消化,差异代谢物分析,表儿茶素,C2,A1,类化合物,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体外胃肠消化,靶向释放,行包,包埋,生物利用率
AB值:
0.1643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