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豆蛋白纳米纤维对铁纳米颗粒的稳态化作用
文献摘要:
为明确大豆蛋白纳米纤维的结构形成和扩宽铁强化剂的食品工业应用,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原料,通过5 h的酸热处理制备纳米纤维(soy protein isolate fibrils,Fib SPI),系统研究纤维形成前后蛋白结构的变化,并进一步制备铁纳米颗粒(iron nanoparticles,Fe NPs),探究Fib SPI对铁的稳态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酸热处理过程中,SPI产生大量的β-折叠结构,其与硫磺素T结合,显示出增强的荧光强度;此外,7S组分先发生降解,利于纤维成核形成,随后11S逐渐被水解,促进纤维生长;同时水解产生大量的小肽组分,提高了产物的还原力.研究进一步利用Fib SPI递送铁纳米颗粒(Fe NPs),发现与原始SPI相比,铁纳米颗粒可在Fib SPI原位形成胶体稳定的铁-大豆蛋白纳米纤维复合物(Fe FibSPI),并以Fe(Ⅱ)形式存在,其对乳液体系色泽及稳定性的影响较硫酸亚铁或氯化铁小.该研究可为构建新型植物基铁强化剂递送体系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文献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纳米纤维;铁纳米颗粒;纳米复合物;稳态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刁聪聪;詹宏栋;孙晓宇;赵谋明;周非白
作者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刁聪聪;詹宏栋;孙晓宇;赵谋明;周非白-.大豆蛋白纳米纤维对铁纳米颗粒的稳态化作用)[J].食品科学,2022(14):1-7
A类:
FibSPI
B类:
大豆蛋白,纳米纤维,铁纳米颗粒,稳态化,扩宽,强化剂,食品工业应用,大豆分离蛋白,soy,protein,isolate,酸热处理,fibrils,纤维形成,蛋白结构,iron,nanoparticles,NPs,折叠结构,硫磺,荧光强度,7S,成核,11S,时水,小肽,还原力,成胶,胶体,纤维复合,乳液,色泽,泽及,硫酸亚铁,氯化铁,植物基,基铁,递送体系,方法指导,纳米复合物
AB值:
0.3657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