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重掺杂多晶硅薄膜中磷氧化物的探究
文献摘要:
在n-型隧穿氧化物钝化接触(n-TOPCon)光伏器件中, 高浓度磷掺杂的多晶硅薄膜 (n+ poly-Si) 是电子选择性钝化的关键材料. 它的光学和电子学性能取决于化学组态与多晶结构的物相, 并依赖于晶态转化过程中的高温退火与结构弛豫.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SiOx/n-Si衬底上生长制备poly-Si (n+) 薄膜, 利用带有深度刻蚀特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术和X-光衍射分析方法, 研究了该薄膜的微结构. 发现薄膜中氧(O)元素的O 1s态的两个拟合峰(O2和O3)的结合能分别为532.1 eV和533.7 eV,对应O—Si和O—P的成键态; 而磷(P)元素的P 2p态的两个拟合峰(P2和P3)的结合能分别为132.4 eV和135.1 eV, 对应着O—P*的同根成键态. 电子显微与光衍射分析表明, 该多晶硅薄膜具有 (111)晶向择优生长的特点, 晶面间距为0.313 nm, 平均晶粒尺寸在43.6—55.0 nm. 而(111)晶面簇在920 ℃高温退火过程中, 产生力学形变与晶界, 在局域范围内呈现大晶粒的单晶态. 结合热力学函数, 如生成焓、反应熵、热容、形成能与吉布斯自由能, 以及能量最低原理分析可知, 多晶硅薄膜内存在O—S i和O—P键形成的条件, 产生了氧化硅和氧化磷的成键态.
文献关键词:
多晶硅(n+);磷氧化物;硅氧化物;光电子谱;深度刻蚀分析
作者姓名:
王艺琳;兰自轩;杜汇伟;赵磊;马忠权
作者机构:
上海大学物理系,上海大学索朗光伏材料与器件R&D联合实验室,上海 200444;中国计量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杭州 3100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艺琳;兰自轩;杜汇伟;赵磊;马忠权-.重掺杂多晶硅薄膜中磷氧化物的探究)[J].物理学报,2022(18):356-362
A类:
深度刻蚀分析
B类:
多晶硅薄膜,磷氧化物,钝化接触,TOPCon,光伏器件,磷掺杂,n+,poly,关键材料,电子学,能取,组态,晶态,转化过程,高温退火,结构弛豫,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沉积技术,SiOx,衬底,上生,有深度,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术,光衍射,衍射分析,1s,O2,O3,结合能,eV,成键,2p,P2,P3,同根,晶向,择优,优生,晶面间距,平均晶粒尺寸,生力,晶界,局域,大晶粒,单晶,热力学函数,生成焓,热容,形成能,吉布斯自由能,原理分析,氧化硅,氧化磷,硅氧化物,光电子谱
AB值:
0.3933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