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一例甲羟戊酸激酶缺乏导致的高IgD综合征患儿的 MVK基因变异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甲羟戊酸激酶缺乏症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进行trio全外显子组测序。应用Sanger测序对检出的变异进行验证。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 MVK基因存在c.248C>T(p.Phe83Cys)和c.971C>T(p.Ala324Val)复合杂合变异,父亲携带c.248C>T(p.Phe83Cys)杂合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971C>T(p.Ala324Val)杂合变异,2个变异均未见报道。根据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这2个变异均判定为可能致病变异(PM1+PM2+PM3+PP3)。 结论:MVK基因c.248C>T(p.Phe83Cys)和c.971C>T(p.Ala324Val)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患儿的致病原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 MVK基因变异谱。
文献关键词:
甲羟戊酸激酶缺乏症;周期性发热;MVK基因 ;基因变异
作者姓名:
王俊超;魏兴家;陶珍利
作者机构: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儿科,武汉 430415;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汉 430415;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 430415
引用格式:
[1]王俊超;魏兴家;陶珍利-.一例甲羟戊酸激酶缺乏导致的高IgD综合征患儿的 MVK基因变异分析 )[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22(04):413-416
A类:
甲羟戊酸激酶缺乏症,248C,Phe83Cys,971C,Ala324Val,PM1+PM2+PM3+PP3,周期性发热
B类:
一例,IgD,MVK,变异分析,临床表型,致病原因,trio,全外显子组测序,Sanger,复合杂合变异,父亲,见报,医学遗传学,基因组学,遗传变异,分类标准,致病变异,新变异,基因变异谱
AB值:
0.18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