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教学范式再造的依据、方向与进路——基于创造性破坏理论的分析
文献摘要: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业已展现出颠覆各行业秩序的重构性力量.大学教学范式是否亦然被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能为大学教学范式变革提供何种可能等问题亟待厘清.基于创造性破坏理论,本研究通过对大学教学范式运作的价值网络进行扫描发现,延续性创新力量难以有效驱动大学教学范式变革,"知识即力量"的实践误读、去标准化教学的"持久战"、反馈功能弱化的超稳态及以"学"为中心理念的悬浮等变革困境阻碍大学教学范式的更迭跃迁,大学教学范式变革急需创造性破坏力量.人工智能技术与大学教学范式核心要件的整合能够激发逆转教学范式变革困境的创造性破坏力量,重塑教学价值的生成与表达方式,推动大学教学从"教"的范式向"学"的范式转换.大学教学新范式具有较大的收益递增潜力,其生成性的教学理念抑制信息传递的变异,非线性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转识成智的动力,融合式的教学内容降低知识创新的边际成本,增值式的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使大学教学范式走出变革困境并实现再造,大学教学共同体须坚守"通专融合"的人本教育,秉持用以致学的学习观和认知指导的教学观,重构教学治理技术与制度.
文献关键词:
人工智能;大学教学范式;创造性破坏理论;价值网络重塑;以"学"为中心;收益递增;技术治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荣;贾永堂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荣;贾永堂-.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教学范式再造的依据、方向与进路——基于创造性破坏理论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22(01):72-86
A类:
大学教学范式,创造性破坏理论,变革困境,创造性破坏力,价值网络重塑
B类:
人工智能时代,术业,重构性,亦然,范式变革,延续性创新,创新力,新力量,误读,标准化教学,持久战,功能弱化,更迭,跃迁,核心要件,教学价值,表达方式,范式转换,教学新范式,收益递增,生成性,信息传递,激活学生,转识成智,融合式,知识创新,边际成本,配置效率,教学共同体,通专融合,人本教育,学习观,教学观,教学治理,治理技术,技术治理
AB值:
0.2208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