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美国高校教师评聘标准如何走向多元化——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
文献摘要:
借鉴新制度主义理论,本文对美国大学教师评聘的"共识性"标准及其评价实践中的标准分化现象进行解释.研究发现,专业协会通过制定和传播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学术理念和规则,促进了机构的规范性趋同.经费紧缩、问责强化以及大学排名的兴起使得研究导向的评价标准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引发了机构的模仿性趋同.与此同时,历史传统、办学使命和发展目标的差异使得不同类型的大学通过对评价标准进行优先排序以及对具体指标进行差异化赋权,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重点突出的评价标准体系.趋同与分化,构成美国大学教师评聘标准的"一体两面".借鉴美国大学的经验,我国在深化高校教师分类评价改革的进程中,应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人事自主权,鼓励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结合实际校情与本校特色,制定更加多元化与精细化的教师评聘标准体系.
文献关键词:
高校教师;评聘标准;多元化;新制度主义
作者姓名:
王思懿;姚荣
作者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1130;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思懿;姚荣-.美国高校教师评聘标准如何走向多元化——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22(04):97-105
A类:
评聘标准,大学教师评聘
B类:
美国高校,高校教师,新制度主义理论,美国大学,共识性,评价实践,标准分,分化现象,专业协会,学术理念,趋同,紧缩,问责,大学排名,研究导向,模仿性,历史传统,优先排序,各具特色,评价标准体系,一体两面,教师分类,分类评价,评价改革,自主权,本校
AB值:
0.282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