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儿童的视角"下幼儿与小学生的衔接困境和需求分析
文献摘要:
探寻中国本土语境下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因对幼小衔接的担忧与期盼而彰显出的困境与需求,对于进一步完善儿童本位下的幼小双向衔接之不足,推动幼儿园、小学、家庭、政府等多方主体深化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PMSSW图示测量法、投票法对126名幼儿园大班儿童和101名一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幼儿与小学生关于幼小衔接的困境与需求虽然受不同学段教育制度与文化的影响而存在一定差异,但是都涉及了学业、规则、人际、物质环境等方面,且其共同表达出的具有"知识本位"特点的学习观以及"工具理性"色彩的知识观均显示了现代性对当代儿童的裹挟,其对教师与规则权威的共同尊崇也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儿童的深刻影响,这促使儿童不论学段都在积极寻求调适,以利于自己更好地"学习知识",并都希望通过"亲密互动"与"增加协商"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下主动遵守规则.由此可见,幼儿园与小学还需要进一步"跨越边界",合力筑造"儿童为本"的共同体文化;入学准备应"由表及里",强化儿童日常心理层面的科学衔接;入学适应要"互惠共生",推动不同主体的能动参与,为儿童创设更为适宜的生态环境.
文献关键词:
幼小衔接;儿童的视角;入学准备;入学适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宋烁琪;刘丽伟
作者机构:
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 43007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烁琪;刘丽伟-."儿童的视角"下幼儿与小学生的衔接困境和需求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22(05):11-27
A类:
PMSSW
B类:
儿童的视角,小学生,衔接困境,需求分析,国本,本土语境,大班幼儿,一年级,幼小衔接,担忧,期盼,儿童本位,幼小双向衔接,多方主体,半结构化访谈法,图示,测量法,投票法,幼儿园大班,学段,教育制度,物质环境,知识本位,学习观,工具理性,知识观,裹挟,尊崇,以利于,学习知识,亲密,民主自由,围下,遵守规则,幼儿园与小学,筑造,共同体文化,入学准备,由表及里,化儿,常心,心理层面,科学衔接,入学适应,互惠共生,同主体
AB值:
0.416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