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时代学校劳动文化建设:内涵、结构与路径
文献摘要:
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是学校教育的一股强大力量.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育人诉求.2020年7月,教育部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并要求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精神等的培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1].当前,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文化弱化或劳动文化形式化的问题:部分学校在劳动课程开发或劳动实践活动开展上成果显著,但其劳动文化却一片贫瘠;不少学校积极开辟劳动场室和空间、制订劳动公约和规范、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等从多方面强化学校劳动文化,但却容易止于形式、浮于表面,迷失于学校劳动文化的"虚假繁荣"中.究其根源,在于对学校劳动文化及其建设认识模糊或理解片面,从而导致实践上的偏差,并进一步制约了学校劳动文化育人价值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文化的内涵、结构和建设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当前学校劳动文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红;刘营营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红;刘营营-.新时代学校劳动文化建设:内涵、结构与路径)[J].中国教师,2022(10):21-26
A类:
B类:
劳动文化,育人价值,潜移默化,学校教育,一股,新时代劳动教育,文化育人,大中小学,中小学劳动教育,教育指导,指导纲要,试行,校园文化建设,并要,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入校,文化形式,形式化,劳动课程,课程开发,劳动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上成,一片,贫瘠,公约,劳动模范,进校园,止于,浮于,迷失,失于,假繁荣,究其根源,建设认识,有益启示
AB值:
0.3601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