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可行性研究与试验方案
文献摘要:
与一般跨区间无缝线路相比,高原铁路面临阳光辐射强、日轨温差和时变率大等问题,为提升青藏铁路等高原铁路道岔的长期安全服役性能,对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可行性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高原铁路及高温差铁路沿线40年的气温分布规律,并基于最速下降法的神经网络算法完成海拔、气温和纬度等复杂条件下的轨温预测,开展高原铁路无缝道岔工程实践与理论检算.结果表明:高原铁路岔区接头处病害突出,实现跨区间无缝线路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从年、日轨温差分析,青藏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环境与已完成跨区间无缝化的兰新铁路、滨洲铁路接近;高原铁路道岔尖轨伸缩量满足规范要求,道岔工电设备基本适应高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运营环境,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是可行的.最后提出高原铁路跨区间无缝化试验方案.
文献关键词:
高原铁路;道岔;跨区间无缝线路;神经网络;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树国;高原;杨东升
作者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树国;高原;杨东升-.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可行性研究与试验方案)[J].中国铁路,2022(08):22-28
A类:
时变率
B类:
高原铁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可行性研究,试验方案,光辐射,轨温,青藏铁路,铁路道岔,长期安全,安全服役,服役性能,铁路沿线,气温分布,最速下降法,神经网络算法,纬度,复杂条件,无缝道岔,检算,接头处,无缝化,兰新铁路,滨洲,尖轨,伸缩,缩量,规范要求,电设备,运营环境
AB值:
0.2118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