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厌氧处理对不同类型茶叶的氨基酸组成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采用经厌氧处理7 h后的同一批茶鲜叶原料,根据不同加工工艺分别制备成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和黑毛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变化、以及其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包括细胞抗氧化能力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吸收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等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鲜叶经厌氧处理后加工而成的不同类型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显著提高,其中绿茶中的GABA含量最高(2.21 mg·g-1),乌龙茶次之(2.19 mg·g-1),红茶最低(0.86 mg·g-1);绿茶和黑毛茶对ACE的抑制率最强,分别为35.7%和37.2%,而红茶对ACE的抑制活性最弱,抑制率为23.8%;此外,研究发现,相同茶鲜叶原料经厌氧处理后加工而成的不同类型茶叶中,绿茶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文献关键词:
茶;γ-氨基丁酸;加工工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抗氧化活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高中;彭群华;张悦;施江;林智;吕海鹏
作者机构:
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8;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高中;彭群华;张悦;施江;林智;吕海鹏-.厌氧处理对不同类型茶叶的氨基酸组成及生物活性的影响)[J].茶叶科学,2022(02):222-232
A类:
B类:
厌氧处理,茶叶,氨基酸组成,茶鲜叶,加工工艺,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毛茶,含量变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抑制活性,抗氧化能力,二苯基,硝基苯,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乙基,苯并噻唑,阳离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吸收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体外抗氧化活性,游离氨基酸,氨基丁酸,Aminobutyric,acid,GABA,抑制率,最弱
AB值:
0.2792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