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隐性思政教育视域下大学文化与学科精神融入专业课的路径探讨——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相关学科专业课程为例
文献摘要:
隐性教育渗透性强,在诸多教学领域发挥了育人作用.隐性教育逐渐应用于思政领域,从而形成了隐性思政教育.在思政育人的作用和效果方面,隐性思政教育更易被学生接受.该育人方式与以思政课为代表的传统显性教育方式共同作用、互引长处,推动思政育人事业.剖析隐性教育的功能、原则、路径和方法,并以其为指引,探索将大学文化与学科精神融入专业课的实践与价值,于潜移默化中培养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政治素养,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学科专业课教师应当利用好隐性教育资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中国现实,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国际坐标,培育时代新人.
文献关键词:
隐性教育;大学文化;学科精神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潘庆辉;帅永;夏新林
作者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庆辉;帅永;夏新林-.隐性思政教育视域下大学文化与学科精神融入专业课的路径探讨——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相关学科专业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22(04):88-92
A类:
B类:
隐性思政教育,教育视域,大学文化,学科精神,路径探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专业课程,隐性教育,教育渗透,渗透性,教学领域,育人作用,于思,思政育人,育人方式,显性教育,教育方式,长处,路径和方法,潜移默化,高校学生,人文精神,政治素养,下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路径,专业课教师,教师应,坚持党的领导,国际坐标,培育时代新人
AB值:
0.3374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