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课程育人"、"课程思政"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的整体含义与实践路径
文献摘要:
在一般意义上,"课程思政"存在广义的和狭义的区分,后者意味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范围内所提出的明确使用了"课程思政"名义的部分,而前者意味着还包括尽管没有使用"课程思政"之名但具有课程思政之实的"中小学学科德育"部分,也就是在一般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中的课程思政.2020年5月底,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所使用的"课程思政"的含义,远远大于以前所使用的在"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意义上的"课程思政"的含义,其取代并吸收了以前的"专业思政"的概念,而且将"课程思政"的场域设定,从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扩展为包含专业建设在内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实验实训、课程教学评价乃至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在内的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工作任务和培养目标."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意味着"课程思政"作为意在保障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重要手段将会重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般目标,从而直接影响并强力拘束所有高校中每个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目标.
文献关键词:
课程育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建文
作者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建文-.从"课程育人"、"课程思政"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的整体含义与实践路径)[J].法学教育研究,2022(02):285-296
A类:
B类:
课程育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建设理念,狭义,高等学校,学校教育,名义,学科德育,月底,学校课程,指导纲要,远大于,专业思政,政和,课堂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验实训,课程教学评价,本科教育教学,教学评估,人才培养体系,工作任务,教育社会,社会主义性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拘束,人才培养目标
AB值:
0.2323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